环保协会涉嫌行骗传销 会长扬言生意会更好(3)
反思:
为何政府不加以甄别?至少对其身份和组织的合法性进行了解?而不少政府只要见有投资来到,就满心欢喜,以至于被忽悠得团团转。一些会员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多次雷同的现象,主要是很多地方政府都背负着“招商引资”的硬任务,这条“杠杆”让很多事情往往出现偏差,一些骗局暗中滋生,而政府“招商”心切,导致钟焕辉可以到处招摇过市。
二叹:
低级骗术何以横行?
当这些大量的会员和会长们在等待多日后,依然不见那些从天而降的“馅饼”,发现自己数万、数十万的资金打了水漂,换来的只是那份盖着假印章的“授权书”,到现在,不少会长都想把这张废纸扔掉,一位湖南的会长说,“这玩意看着闹心,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讽刺。”
实际上,加入到该协会的会员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但在记者采访该协会此前的一位文秘时,她告诉记者,有一天,她曾听到一位协会核心人员告诉钟焕辉“会员4000”这个数字。
他们为何会受骗上当?事后,他们曾多次告诉记者说,实际上,这样的“骗术”并不高明,比如那些可以包治百病的假药,居然非会员卖到5000元一粒,还有人相信其“起死回生”的功效,如果当时稍稍加以分析,就会明白个中真伪。
其次,在记者调查中发现,大量设立在各地的会长们,当时都是抱着“狂热”的心态,他们急于想通过“便捷之道”来获取成功,但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一位孙会长说,看来掉下来的只有“陷阱”。
不少会员在茫然的等待中终于清醒过来,其中有会员告诉记者说,“当时听钟焕辉忽悠,居然会相信其言,现在想想,他说手上有几千亿乃至数万亿的投资资金,那不是天方夜谭吗?”
反思:
更多的人就是在这样的狂热心态中迷失的,因此,当他们把会费缴纳给协会时,竟然认同了钟焕辉“不开收据”的做法,不少人甚至怕在此较真后,影响了双方的“合作”,害怕这颗摇钱树倒了。这样就为其在“东窗事发”后规避法律制裁提供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