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传销组织的四种生存模式
“传销组织就像苍蝇一样,你赶它一下,它就飞上一小圈,就是不愿离开那一小块地点。”合肥经开区一名打击传销的工作人员如此说。连日来,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对这些传销组织的生存模式进行了梳理。
模式1 设置暗哨防打击
“大概是2011年底,滨湖新区加大了传销打击力度,那里的一些传销人员就转移到政务区和我们这边。”合肥市经开区芙蓉社区委综治办主任黄煌告诉记者,2012年3月份,根据群众反映,以报业园小区为起点,社区委通过街道和物业对小区内疑似传销出租房进行了摸排。通过摸排,在报业园一共发现疑似传销出租房三四十户,涉及人员120人左右。
“他们房屋的布置都是一样的。墙上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几幅生活画,客厅里摆着同样的沙发和茶几。”
“阳台上站着的,小区里遛狗的,都有可能是他们的眼线。”黄煌表示,在对疑似窝点进行一两次打击后,再想打击就不容易了。“他们安排的眼线,看到我们的车进入小区,就会第一时间通知小区里的各户传销点。有的人会外出,有的就死活不开门。”
黄煌告诉记者,为了争取打击时的主动,他们便将车停在较为偏僻的地方,迅速进入小区行动。但敲开一两户门之后,其它的就敲不开
模式2 只认短信不认人
在卧底生活以及随后探访过程中,记者接触了合肥多个地区大量的传销人员,发现这些传销人员活动非常隐蔽,彼此之间如果不事先短信联系的话,即使是最亲密的人,见面时也会形同陌路。
4月19日上午,卧底的记者随同传销人员李燕一起前往庐阳区新界小区上传销培训课。在途中,记者不断遇到一拨拨的年轻人,他们最多3人一组,都是低着头发短信,脚步匆匆。“这些都是我们行业里的人,好多都是我的南京老乡,不少都是我的熟人。”李燕提醒道:“你以后碰到这些熟人,不要打招呼。”
在传销人员为记者讲解传销组织“二十条”之时,他们介绍,即使是夫妻、恋人,进入该组织以后,也要变成同事的关系,严禁在公共场合嬉笑打闹。每到传销人员“工作”的时间,同住一屋的人员都会按时出门,各奔自己的“工作场所”,形同陌路。如果一个窝点与另一个窝点之间要联系,必须要提前发短信或者打电话,否则,双方见面也从不打招呼。
“现在的传销组织和以前是两码事情了,以前传销组织喜欢聚集,现在都是‘单线’联系,想抓到他们搞传销的证据,真是太难。”庐阳区打传办一名工作人员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