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环保协会涉嫌行骗传销 会长扬言生意会更好
作者:高申现  文章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晚报  点击数 210  更新时间:2010/10/29 12:18:32  文章录入:admin

 

  位于罗湖国商大厦的“世界环保协会”如今大门紧锁。



  位于罗湖国商大厦的“世界环保协会”如今大门紧锁。

 


  ●“世界环保协会”不仅大肆行骗还涉嫌传销,伎俩被曝光后,总会长仍扬言“今后生意会更好”

 

  ●记者再度回访发现“协会”已人去楼空,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事件曝光引人深思——

 

  1 总会长竟致电会员,称曝光是给自己免费宣传

 

  “世界环保协会”经本报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近日不少读者致电本报,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介入调查,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对涉嫌违法的行为坚决遏制,让其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一位陈姓市民说,看到本报报道,感到这个事情的严重性,因为那些受害上当的人遍布全国各地,他们的钱也都是来之不易的,希望媒体的报道能有助于减少他们的损失。还有一些市民认为,希望更多的人通过报道在今后的社会活动中能根据法律的力量来明辨事物真伪。

 

  28日14时,记者再次前往该协会办公地点查看,但位于罗湖国商大厦的“世界环保协会”办公室房门紧锁。从玻璃门外望进去,房间内的用品依然摆放得很整齐,墙壁上还悬挂着钟焕辉的照片。显然,该协会总会长钟焕辉和其他办公人员只是暂时躲避,并没有把所有的物品全部搬离。但颇令人感到好笑和意外的是,当天,钟焕辉还致电一位投诉者,调侃说现在报纸在全国给我们做了“免费”宣传,我们以后的“生意”会更好。

 

  而在此前,曾担任该协会秘书长的张先生还多次收到钟焕辉的信息,让他不要乱说话,要他小心安全。

 

  根据记者的了解,在26日报道见报的当天下午,该协会只留了一个勤务人员驻守办公室,其他的办公人员都不知躲到什么地方。27日下午,一些看了本报报道的受害者追到公司索要赔偿,但他们都没有见到钟焕辉,于是纷纷致电钟焕辉,但他的电话一直处于无法接通状态。受害者们告诉记者,他们上午看到报道后,赶紧赶过来,但这里已经无人办公,钟焕辉也消失不见了。他们目前只能关注事态的发展。

 

  28日17时,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致电本报记者说,贵报连日来对“世界环保协会”的报道他们已获悉。对于该事件将予以高度重视,目前正抓紧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调查了解相关情况。一旦查实该组织属于非法社会组织,作为登记管理机关,将坚决予以取缔,决不姑息。如涉嫌诈骗的,建议当事人到公安机关报案。同时,他还感谢贵报对社会组织的关注,敢于曝光违法行为。

 

  2 打着环保旗号,其实还在干传销勾当

 

  在此前采访中,记者意外发现,该协会的一间房间内堆放着某品牌的“养生汤”,协会会员告诉记者,24日刚好是这个项目引进的第一天,协会同对方合作,对该品牌产品进行市场推广。

 

  随后,他们反复给记者讲述,“做这个项目,既可以养生,又可以发财,可谓一举两得。”一位老人说,首先要购买3000元以上的产品,就可加入到团队中来,成为会员资格,然后去发展其他人进来,拉进来的人越多,你的收入就越高,按照分层,在每三层都可以拿到不同的提成,比如在发展下线的第一层中,就可以拿到27%的提成,可以从每个人身上拿到810元的分成。

 

  随后,记者通过查询国家颁布的《禁止传销条例》相关规定了解到,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

 

  而根据这样的规定,这个打着“环保”旗帜,以慈善面目示人的非法组织,竟然把传销模式引进来,这也导致了一些会员对此提出质疑,“既然处处把环保挂在嘴上,却悄悄搞传销,这是什么‘环保组织?’”  

 

  调查手记

 

  一叹:地方政府 何以被忽悠得团团转?

 

  记者调查过程中,钟焕辉还曾多次到一些地方“组团忽悠”,他们以能对地方政府投入数以百亿的巨额投资的“承诺”,使得不少地方政府把其捧为“座上宾”,他们不断到当地的企业和工业园区进行“投资考察”,阵势可谓不小。

 

  记者通过搜索得知,钟焕辉曾在去年7月,以“世界环保协会”总会长的名义前往湖北省荆门市进行“考察”,并在此期间受到该市一位副市长和科技局领导的接见,他们就“投资”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对此,记者致电湖北省荆门市科技局办公室主任进行了解得知,当时确有此事,但这位主任告诉记者,当时感到那个会长口气很大,他说自己的钱多得“不得了”,可以对荆门投资上百亿资金,但后来一直没有下文,一切都是空谈,再无消息。

 

  这位负责人说,当时他来这里时,在荆门住了一个星期,住着政府招待的高档酒店,临走还拿了一些礼物。那么,钟焕辉是通过什么途径接触到地方政府的“都是通过朋友的途径”。

 

  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这个身份蹊跷,没有在中国大陆进行过任何审批和注册的“世界环保协会”,到处以“投资”身份进行频繁活动、并受到多个地方政府的高规格接待,而享尽“富贵”后,便玩失踪,政府没有从这个组织中获得分文投资。  

 

  反思:

 

  为何政府不加以甄别?至少对其身份和组织的合法性进行了解?而不少政府只要见有投资来到,就满心欢喜,以至于被忽悠得团团转。一些会员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多次雷同的现象,主要是很多地方政府都背负着“招商引资”的硬任务,这条“杠杆”让很多事情往往出现偏差,一些骗局暗中滋生,而政府“招商”心切,导致钟焕辉可以到处招摇过市。

 

  二叹:

 

  低级骗术何以横行?

 

  当这些大量的会员和会长们在等待多日后,依然不见那些从天而降的“馅饼”,发现自己数万、数十万的资金打了水漂,换来的只是那份盖着假印章的“授权书”,到现在,不少会长都想把这张废纸扔掉,一位湖南的会长说,“这玩意看着闹心,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讽刺。”

 

  实际上,加入到该协会的会员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但在记者采访该协会此前的一位文秘时,她告诉记者,有一天,她曾听到一位协会核心人员告诉钟焕辉“会员4000”这个数字。

 

  他们为何会受骗上当?事后,他们曾多次告诉记者说,实际上,这样的“骗术”并不高明,比如那些可以包治百病的假药,居然非会员卖到5000元一粒,还有人相信其“起死回生”的功效,如果当时稍稍加以分析,就会明白个中真伪。

 

  其次,在记者调查中发现,大量设立在各地的会长们,当时都是抱着“狂热”的心态,他们急于想通过“便捷之道”来获取成功,但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一位孙会长说,看来掉下来的只有“陷阱”。

 

  不少会员在茫然的等待中终于清醒过来,其中有会员告诉记者说,“当时听钟焕辉忽悠,居然会相信其言,现在想想,他说手上有几千亿乃至数万亿的投资资金,那不是天方夜谭吗?”

 

  反思:

 

  更多的人就是在这样的狂热心态中迷失的,因此,当他们把会费缴纳给协会时,竟然认同了钟焕辉“不开收据”的做法,不少人甚至怕在此较真后,影响了双方的“合作”,害怕这颗摇钱树倒了。这样就为其在“东窗事发”后规避法律制裁提供了方便,“我们知道上当后,由于手上没有证据,难以为自己追回资金,只能吃哑巴亏。”会员们说。

 

  在记者调查中,有不少老人参与其中,当这些老人成为会员后,再去发展其他新人加入进来,因为老人们时常会得到社会的信任,他们成了钟焕辉手上的“工具”。这些“假药”之所以把老人锁定为“猎物”,并一步步让他们走入陷阱,一些老人反思说,在他们身上大都具备三个条件:有钱,有闲,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