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面对矛盾的信息你如何选择
作者:杨谦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458  更新时间:2009/8/19 19:45:16  文章录入:ypl

     关于直销方面的信息,由于有了网络,也就有了海量。而面对海量的信息,最麻烦的不是量,而是信息之间的矛盾。其实,这也绝非直销所独有。记得不久前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还是李湘同志主持的,讨论健康。节目中请来一个所谓的台湾博士,好像叫林光常,和我们大陆知名的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PK。这位博士宣传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观点,其中有牛奶不能喝,鸡蛋不能吃,香蕉皮营养最好等等。其语言之激烈,很不像宣传健康理论的,倒像是恐吓听众的。据说他还出了一本书,很畅销,俨然被很多人奉为健康圣经。可最近在台湾,这位林博士遭到了起诉。有他的粉丝告他用他的理论来实践,导致病情恶化。而且,还爆出所谓的博士头衔可能也有假。当然,也据说林博士的所有宣传其实都与他自己的商业活动有关。幸亏在我看的那一期节目中,李湘同志比较客观,并没有对林博士的忽悠火上浇油,给予廉价的赞美。否则,会有更多的人糊里糊涂就接受了极不负责的所谓专家理论。
      想到很多人在直销问题上的态度,真有如林博士的粉丝一样,受到误导还浑然不知。更有甚者,在对待直销的判别上,宁愿听信传言,或者网络上的随意写作,或者随便一个什么头衔的所谓专家的话,却就是不相信政府的信息,不相信法律,不相信与自己想象不一样的劝告,这真的很可悲。
     例如,国家有明确的法律,《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已经把直销和传销定义得很清楚。但是,就是有人混淆视听,非说国家没有立法,所以他们的传销行为既不合法也不违法,怂恿不明真相的人与国家法律对抗;明明政府打击传销的政策和态度非常明确,但就是有人利用地方部门的一些懈怠情况编造说政府不管,而且是明着打击,暗里扶持;明明外资公司在中国一直力求符合中国法律,却偏偏有人造谣说外资公司与中国政府打官司,利用老百姓朴素的民族感情替非法传销张目,把非法传销塑造成抵御外资的天使。尽管所有这一切似是而非的信息,没有一个是从正式渠道传出来的,可就是有那么多人相信,甚者有那么多人痴迷,认定自己所从事的非法传销是具有前途的所谓事业。其结果是被别人利用,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情。
     在今天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甄别信息已经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生存技术。人几乎天天要碰到选择,选择的依据就是各种各样的信息。过去,在信息量不大的情况下,我们习惯于看周边的情况来甄别,例如看父母,看同学,或者看能够接触到的媒体,从他们那里学会甄别真假。现在,可以接触到的媒体太多了,因为媒体的信息和过去不一样了,什么样的说法都有了,反而让我们不知所措。于是,甄别信息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了。有人依然依据传统的方法,例如听周边的,而不看公开的;有人把某些出版单位奉为神明;更有人只相信有煽动性的,而不相信客观的;还有人只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等等。其实,这些甄别信息的手段都暗藏了一个风险,那就是忽略了客观事实。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对政府的法律和打击传销的态度,很多人却不相信,导致非法传销在不明真相的人群中不断蔓延。
     我想特别告诉关注直销、传销信息的人,在这个信息纷乱的环境下,甄别信息的真伪对自己非常重要,对自己的一生负责的人,就应该认真甄别各种信息。甄别的方法是:
     第一,当有人向你介绍所谓的事业的时候,你一定要问清楚这个事业是干什么的。如果有人和你谈直销、传销、连锁、网络销售、人际销售等等的名词时,通常你已经开始接触传销了,请你去商务部的网站去了解国家的法律。
     第二,当有人告诉你有一个事业既不合法也不违法的时候,你也可能已经接触到传销了,而那肯定是违法的。只不过他会说只有条例,没有法。这是你可以告诉他,这就是法律。他在和你玩文字游戏。
     第三,当有人和你谈什么WTO与直销的关系,通常你可以明确地知道,你已经在被人忽悠了。在WTO谈判中,直销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问题了,绝不会像他们所宣传的那样重要。而且,没有任何一个外资企业曾经因为直销和中国政府打过什么官司。
     第四,当你拿到一本出版社出版的所谓直销书籍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目前出版社是商业机构,不是政府部门,他的出版物只是作者的观点而已,没有任何政策意义。况且,写直销的书能够让作者很快有些收入,因此有些作者不是在研究直销,而是在研究从事直销的人喜欢听什么,就写什么,那些文字对于证明你所从事的事业毫无意义。
     第五,当你在某个所谓的课堂(这个课堂可能在居民住宅内,也可能在某个神秘的地方,充满神秘色彩)上听到什么信息、理论等,却从来没见过什么真正的教材,只有口传或者手写记录的东西,而且你身边的人看起来都痴迷其中,你大可以不用相信。气氛会影响你的甄别,但你一定要记住,靠躲避社会传播的信息只能使你离社会愈来愈远。
     第六,当你确实无法判断信息的真伪的时候,你只需要记住一条,不要轻易下判断。因为一旦下了判断,你就已经先入为主,无法再去甄别信息了。这时你需要做的是扩大你搜集信息的范围,特别是多去看公开的渠道和正式的渠道的信息。要知道,耳听为虚,而眼见也可能为虚。
     不轻信,不盲从,不快速下判断,不自以为聪明,不把自己限定在一个狭小的信息范围内。这就是面对矛盾信息应该采取的态度。
                                                                                                                 
 

  文章来源:转载杨谦博客http://blog.sina.com.cn/bilyang